一、2025年洛杉磯大火的反思

2025年一月5日舉辦的82屆金球獎典禮中,主持人Nikki Glaser在結尾時信口開河的說:「這是個無神之城(Godless City)。」卻不知乖謬的言語帶來禍害,啟動了一場從狂風而來的野火災難。

因為忽略洛杉磯原本就是一個天使之城Los Angeles City

隨後一月7日,洛杉磯爆發大型野火,包括好萊塢(Hollywood)、馬里布(Malibu)、太平洋斷崖(Pacific Palisades)共有18,000棟建築受損或毀壞,燒毀逾57,000英畝許多影星與名流的豪宅燒毀,包括芭黎絲希爾頓(Paris Hilton),莉頓梅斯特(Leighton Meester)、亞當布羅迪(Adam Brody)、安娜法瑞絲(Anna Kay Faris)…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馬克漢米爾(Mark Richard Hamill)等人的住所都燒毀或損壞,這次火災暴露出洛杉磯市長Bass巴斯削減消防部門1760萬美元的預算,過去幾年只注重性別正確DEI的用人政策,野火開始時,市長仍參與迦納外交活動,雖解雇消防局長,但卻引起轉移焦點的政治操作。

而州長紐森也因削減防災預算,缺乏長期森林與保險改革策略、供水設施,缺乏為設計應對如此規模與風勢的野火,許多的「湊巧」引爆了這場美國史上最大損失也最大的火災,而這些徵兆確實引導我們2025年的使徒行動。

原本我與師母計畫二月訪問洛杉磯的行程改變去了美東及多倫多,啟動了彭榮仁牧師美東與加東的禱告連線。

撒母耳記上十章6-7節

耶和華的靈必大大感動你,你就與他們一同受感說話;你要變為新人。這兆頭臨到你,你就可以趁時而做,因為神與你同在。

2025年初的這場大火確實是神賜給洛杉磯及加州的一個徵兆,神要膏立祂的眾子、收回祂的產業。

詩篇二篇6-9節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窯匠的瓦器摔碎。

而美東加東復興禱告的火環,顯出華人復興網絡啟動的徵兆。

二、二戰以後美國是宣教大國,也是巴比倫文化最大輸出國

二戰後(1945),美國經濟與政治力量崛起,帶動基督教差會,如威克里夫(Wycliffe)、學園傳道會(CRU)、青年使命團(YWAM)、導航會(Navigators)、美南浸信會(SBC)等,所差出的宣教士人數超過127,000,位居世界第一,遠超過巴西34,000、韓國20,000,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支援宣教士、聖經翻譯、教育、醫療、廣播與媒體事工,對全球教會與福音廣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美國成為宣教大國的歷史與影響力

1.歷史背景

19 世紀初期普世差傳運動的興起

1806 「海沃斯田園禱告會(Haystack Prayer Meeting)」後,開始大規模推動海外宣教。

1810 成立 美國海外宣教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ABCFM),派遣第一批宣教士到亞洲(印度、緬甸、中國等地)

19 世紀後期工業化與大復興運動

美國第二次大覺醒(Second G0072eat Awakening, 1790s–1840s)激發了強烈的傳福音熱情。

伴隨鐵路、輪船與工業革命,美國具備資源與人力,開始超越歐洲,逐漸成為全球宣教中心。

20世紀美國成為全球宣教領袖

二戰後(1945 ),美國經濟與政治力量崛起,帶動基督教差會如:威克里夫(Wycliffe)、學園傳道會(CRU)Navigators 等全面擴張。

1974 洛桑世界福音會議(Lausanne Congress on World Evangelization),由葛理翰(Billy Graham)與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領導,美國在全球宣教運動中的主導地位確立。

2.美國宣教的規模

宣教士人數

20世紀中葉,美國已成為全球派遣宣教士人數最多的國家。

根據《萬國差傳手冊》(Operation World) 戈登康維爾(Gordon-Conwell) 神學院研究,2010 年代:美國境外宣教士超過 127,000 人,位居世界第一,遠超其他國家,如巴西( 34,000)、韓國(20,000)

差會與機構

美國擁有世界最多的宣教機構,數量超過2,000(大大小小,包括跨國性NGO、差傳會、福音機構)

包括 美南浸信會國際宣教部 (IMB)、威克里夫(Wycliffe)聖經翻譯會、青年使命團 (YWAM)、學園傳道會 (CRU)

財力支持

美國教會與信徒對全球宣教奉獻龐大。估計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支援宣教士、聖經翻譯、教育、醫療、廣播與媒體事工。

3.美國對全球宣教的影響力

聖經翻譯運動

威克里夫(Wycliffe) 國際語言學會(SIL International)總部設於美國,推動將聖經翻譯成上千種語言,讓世界上大部分族群能以母語接觸聖經。

截至2020年,聖經部分或全部已被翻譯成 3,500+ 種語言,其中絕大部分翻譯工作由美國主導。

福音廣播與媒體

在美國建立的 TWR環球電台 (Trans World Radio)、美國宣教士創辦的 安第斯之聲 全球基督教廣播(HCJB)…等電台,將福音透過短波廣播傳到封閉國家。

近年則透過 互聯網、衛星電視、APP,美國機構仍在引領全球基督教媒體宣教。

大眾佈道運動

比利·葛理翰佈道團(Billy Graham Evangelistic Association)在全球舉辦大型佈道會,數千萬人因而聽到福音。

這種「群眾佈道 + 媒體廣播」模式,影響亞洲、非洲、拉美教會的宣教策略。

全球南方教會的啟發與合作

美國在 20 世紀後期開始將「普世差傳」意識傳遞給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教會。

結果:今日巴西、韓國、奈及利亞等國也成為「新興差派國」,但美國仍是核心資源與訓練中心。

4.總結

美國大約從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中,逐漸取代歐洲,成為世界第一宣教大國。

美國宣教士數量、差會規模、財力資助、聖經翻譯、媒體傳播 等各方面,對全球教會與福音廣傳產生了深遠影響。

雖然21世紀後,韓國、巴西、非洲教會也快速崛起,但美國仍是宣教差派與資源供應的中心。

然美國教會如此努力的致力於宣教事工,但若是與美國電影電視傳播對世界所輸出的巴比倫文化影響力實在是天差地遠,讓我們來回顧美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歷程。

美國成為巴比倫文化最大輸出國的歷史與影響力

1.起源階段 1890-1910

a.1891年 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於實驗室研發「活動電影放映機」

b.1895年 盧米埃兄弟(frères Lumière)巴黎公開放映,激發美國電影商業化的浪潮

c.1890-1900多為1-5分鐘短片,1903年火車大劫案,12分鐘開啟了電影敘事藝術的可能

2.好萊塢的形成 1910-1927

a.搬遷西岸:電影公司為躲避愛迪生「專利壟斷」訴訟,逐漸搬到洛杉磯好萊塢,因陽光充足、地形多樣、土地便宜而快速發展

b.默片時代:卓別林(Sir Charles Chaplin)、基頓(Buster Keaton)…等人成為全球知名明星

c.巨型公司:米高梅(MGM)、派拉蒙(Paramount)、華納(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二十世紀福斯環球(Twenty-First Century Fox Universal)、雷電華公司(RKO Radio Pictures Inc.),此時成立好萊塢製片廠系統

3.聲音與彩色黃金年代1927-1940

a.聲音革命         1927年代 爵士歌手引爆全球,結束默片時代

b.彩色突破         1930年代 彩色電影,綠野仙蹤、亂世佳人

c.五大公司壟斷產業 製片與院線垂直壟斷模式,電影在全球市場稱霸,美國文化重要輸出

4.戰後轉型與挑戰

a.反壟斷裁決:1948年最高法院裁決製片廠分拆影院,終結五大公司垂直壟斷模式

b.1950年代電視崛起:推出實銀幕、3D視覺、豪華史詩、賓漢、十誡

c.好萊塢運動(1960-1970):年輕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Charles Scorsese)、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Allan Spielberg)、喬治盧卡斯(George Walton Lucas)。

教父、星際大戰、大白鯊

5.全球化與大片時代(1980-2000年)

a.大片模式:侏儸紀公園、魔鬼終結者、獅子王、捍衛戰士

b.媒體整合:華納&時代、迪士尼、環球跨國合併成媒體王國

c.全球市場:美國電影大量出口,票房逐漸依賴海外市場

6.數位與串流時代(2000-2025)

a.數位技術革命:電影特效讓魔戒、復仇者聯盟成為視覺饗宴

3D與IMAX推動立體觀影體驗

b.串流平台: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改變觀影習慣,會員且跨國的平台。

c.全球影響力:好萊塢大片仍是全球最主要的文化輸出,尤其是超級英雄系列(漫威、DC)、科幻片、動畫片

※面臨韓國、日本、中國、印度等地區電影的挑戰

7.美國電影產業的全球經濟影響力

美國的影視產業每年創造226億美元的出口,150億美元的貿易盈餘

美國電影佔全球票房已由2009-2010年的90%降至2020年的69.5%

仍佔主要領導地位,但市場影響力略有下降

8.暴力與色情內容輸出的全球負面影響

全球色情影片產值1000億美元,尤其美國是核心地區,

多項研究指出,觀看色情影片(尤其含暴力與強迫情節者),提升全球性侵、性暴力、婚前性行為、婚姻出軌及同性戀的數字,而暴力內容誘導青少年的模仿與攻擊認知,可以說好萊塢是美國巴比倫文化輸出的大城。

三、AI影視產業是翻轉L.A.好萊塢產業的時機

啟示錄十七章1-3、7、9、18節

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裡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天使對我說:「你為甚麼希奇呢?我要將這女人和馱著她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祕告訴你。…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頭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你所看見的那女人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

啟示錄十八章1-4節

此後,我看見另有一位有大權柄的天使從天降下,地就因他的榮耀發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或譯:牢獄;下同),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因為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地上的客商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我又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

美國是宣教大國,宣講的是Church宗教信仰

美國是巴比倫文化輸出大國,輸出的是大淫婦所做的七座山,是將要傾倒的巴比倫城,是撒但和其使者所掌控的黑暗國度,過去七十年,Church宗教山頭面對巴比倫七山的攻擊,潰不成軍。

神呼召神的選民要從巴比倫城出來並且宣告巴比倫城被審判受刑罰的時刻必要來到!

但是什麼是巴比倫城?什麼又是登耶和華的山呢?

因耶和華殿的山必堅立,超乎諸山、高舉過於萬嶺。

就在今年八月,我們到LA Impact Church 舉辦來登耶和華的山 職場復興研習會,當我們研討AI影視產業對未來世界的影響力時,我們感受到聖靈奇妙的啟發乃是Ekklesia可以透過AI影視翻轉整個好萊塢所掌控的電影娛樂產業,原因如下:

1.聖經是最好的劇本寶典

好的電影一定需要好的劇本,而聖經是開啟奧秘及永恆的書卷,但以理書十二章4節所說末時必有多人切心研究,榮耀知識就必增長,隨著聖經及猶太經典中所隱藏創世及啟示的內容,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劇作。

2.AI影視製作節省成本,製程時效高

由於AI算力及過往影視內容的匯聚,使得過往需要大筆經費才能製作的電影,現在能用1/1001/1000的經費製作,省錢省時效能高,而且會越來越便宜。

因此有高靈商(SQ)的編劇、導演、製作配合AI所能呈現的劇作是有無限可能。

3.聖經是主動需求的內容

聖經是全球最暢銷的書籍、內容,不但是26億泛基督信仰者必讀的內容,更是宣教、文化教育、轉化無神信仰風俗文化的利器,透過沉浸式的影視文化能提供教會及教育單位豐富、正確汲引人心的內涵,加上可以立即生成不同語言,有助於宣教事工。

AI影視產業的需求及市場規模是無可限量的。

4.Ekklesia投入AI影視產業提供年輕一代產業平台AI影視浪潮無可避免,AI聰明,但Ekklesia集體登山造城的智慧,已經在啟示錄二十一章預言會成為基督榮耀的新婦,無與倫比、必定得勝,必為下一代青年復興預備生態系統。

四、改變思維,以影視模式轉化MEGA教會

以生活廣場、AI影視產業、數位串流網絡建構國度網絡,如同先前我們論述到好萊塢影視文化發展,除了五大發行製片,另外影院系統、數位串流都會是持續擴展的產業步驟,因此必須有天國研究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建構研究院,產業園區跨國跨文化產業服務,我們根據TOD所建構的大衛會幕、大衛國度、大衛寶藏試圖勾勒未來AI影視產業藍圖。

1.大衛會幕:24Hrs禱告中心強化SQ,開啟天門、展開書卷、揭開七印、明白奧秘,釋放國度亮光成為內容

2.大衛國度:設立AI影視工廠、工作坊、研究院,精工AI製造,匯聚影視編導,規劃聖經頻道、專題、大戲、教育、娛樂,結合TVBSGOOD TV、優視成為推喇奴學房。

3.大衛寶藏:以琳生活廣場,匯聚以琳書房、Erom康健,影城、商城發展新興商業模式,提供信徒就業

4.串聯許多教會,改建成新設劇院,建立影視網絡發行

5.跨國跨族群的國度影視網絡,完成B.S.H.十億靈魂豐收

五、AI影視產業能串連十二城門形成新耶路撒冷城的城牆產業,幫助逃出巴比倫城的餘民有伊甸園生命河的生態系統

1.AI 影視與國度 Databank

建立 AI Databank上萬本屬靈書籍成為國度根基。

AI 影片生成:製作神國教育、金融、健康等系列內容。

兒童及青年能透過 AI 影像,快速理解從創世記到啟示錄。

影響力如同 印刷術/音樂革新,是神給這世代的工具。

未來二、三十年AI 影視將成為復興浪潮尖端。

2.使徒中心(Ekklesia Hub

洛杉磯據點:打造「影城式」教會,設有多廳聚會空間。

研究院 / 匯聚學院:裝備門徒,推動國度性研究與訓練。

商城平台:電子書 + 短影片導讀 + 知識推廣。(以琳書房轉型為以琳生活廣場)

匯聚功能:連結職場資源(例:回收產業提供非洲200套電腦)。匯聚整合資源形成宣教新生態。

推動十億靈魂運動:透過產業與教會連結,進入中國、非洲、中東、印度等地。

3.全球節慶與連結

在馬來西亞、杜拜、洛杉磯、日本、非洲 舉辦節慶與聚集。

日本熊本:年輕人要建立教會、發展音樂節慶與宣教。

節慶帶動敬拜、藝術、職場,推動國度文化。巴比倫如何推展影視文化,錫安必定轉化整個教會及福音生態。

4.異象與祝福

這是一場 「寧靜的革命」,開啟新的一頁。

多年辛勞即將迎來千倍收成。

同工=最早收割初熟果子的農夫。

願眾人都能健健康康活著,親眼見證復興時代的來臨。